我们的圣贤观 兼论圣贤祠的入祀标准

2017-05-07复振文化

圣贤祠首批入祀名单公布以来,有网友对入祀人物有异议,要求我们公布入祀标准。的确,一座为华夏而建的圣贤祠,必须要有一个入祀标准。在公布这个标准之前,我们需要重申对华夏文明的认识。


我们认为,华夏兴于炎黄,成于周,扬名于汉。


我们认为,华夏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表象之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仰体系,即道德仁义礼乐。

道,

是天地万物之源和自然规律。

德,

是对自然规律的遵循,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。

仁,

是人格高尚,讲的是人与自我的关系。

义,

是公平正义,讲的是人与人的关系。

礼,

是社会规范,讲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。

乐,

是幸福快乐,讲的是天下大同,即全人类的共同追求。


我们认为,在现代社会传承华夏文明,就是将信仰转化为生活方式,即从道德仁义礼乐到自然简单平凡。在文明的层面构建道德仁义礼乐的信仰体系,是谓高高山顶立,将信仰融入衣食住行、生老病死之中,是谓深深海底行。


那么,从何做起。当今世界上的几大文明,基督教有教堂,伊斯兰教有清真寺,华夏作为一个非宗教文明,有何凝聚文化认同的处所。宗庙、社稷已成过去,一姓的祠堂不足够。于是我们想到了集华夏古圣先贤于一堂的圣贤祠。


我们眼中的圣贤,非基于道、儒、墨或道教、佛教任何一家的观点,而是基于信仰上的道德仁义礼乐,生活上的自然简单平凡。任何一个候选人,我们都要问,他或她的一生,是否对人类认识自然有贡献,与自然、与自我、与他人、与社会的关系如何,是否心怀天下。


以此标准,我们定立了三不祀的原则,

一、夏以后的传说人物不祀。

二、西周以后的诸侯、帝王不祀。

三、战国以后诸夏内战人物不祀(不包括击贼讨寇者)。


夏以后的传说人物不祀,让人、神分开,文教、宗教分开。


西周以后的诸侯、帝王不祀,是因为我们对历史的整理,不再以帝王为线,而是以圣贤为线。西周以后的诸侯,有「春秋」微言大义,战国秦汉以来的帝王,见诸「二十四史」,由于家天下的制度缺陷,可以生杀予夺的权力陷阱,无一能符合道德仁义礼乐的标准。


战国以后诸夏内战人物不祀,是因为我们认为,华夏成于周,春秋战国之时,华夏,作为一个血缘文化共同体,已完全形成,以后的楚汉争霸、三国鼎立等,都是内战,都是同胞相残。


按上述标准,自燧人氏始至明代,首批共遴选出一百七十余位圣贤,入祀于圣贤祠。粗略估算,一万年来,在中国这片土地上,大约有两百亿人生活过,可谓是亿中选一,乃华夏菁英中的菁英,他们的传记连缀起来,就是一部华夏史,他们的思想、精神、人格之光,足以照耀万世。


近代以来,国人执着于传统的黑暗面而丧失了文化自信,我们建立圣贤祠就是让大家看到华夏文明的光明一面,恢复自信,凝聚人心。我们的华夏文化复兴实践,也从圣贤祠开始。

阅读814